Blogger:一鍵開啟 WebP 圖片, 網站速度優化, 免費提升載入速度與 SEO

Blogger 啟用 WebP 終極指南 (2025):2 種方法提升網站速度與 SEO

Blogger 啟用 WebP 終極指南:2 種完整實作方法與效能優化教學

一個火箭正在升空,象徵網站速度提升

您的 Blogger 網站是不是因為圖片太多,導致載入速度總是不如人意?在 2025 年的今天,網站速度不僅影響使用者體驗,更是 Google 搜尋排名的關鍵因素之一 (Core Web Vitals)。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利器,就是 Google 自家推出的現代化圖片格式——WebP

WebP 格式能在不犧牲肉眼可見畫質的前提下,將圖片檔案大小縮減 30% 以上,效果驚人。

然而,許多 Blogger 使用者發現,平台對於 WebP 的支援並非開箱即用,常常需要手動調整才能完美運作。這篇文章將作為您的完整操作手冊,提供兩種實證有效的方法,帶您一步步為部落格全面啟用 WebP,享受網站飛速載入的快感。

前置作業:確認 Blogger 後台 WebP 設定已開啟

在我們開始進行任何程式碼修改之前,最重要的一步是確保您已經開啟了 Blogger 內建的 WebP 圖片服務。這個設定是後續所有優化的基礎,少了這一步,再多的修改也徒勞無功。

  1. 前往您的 Blogger 後台。
  2. 點選左側選單的「設定」。
  3. 在設定頁面中往下捲動,找到標題為「全域」的區塊。
  4. 找到「使用 WebP 圖片」的選項,並確認它的開關是啟用(呈現藍色)狀態。
Blogger後台設定中,啟用WebP圖片的選項開關

請注意: 開啟這個選項是必要的第一步,它授權 Blogger 的伺服器為您上傳的圖片準備好 WebP 版本。但由於不同佈景主題的程式碼限制,光靠這個開關並無法保證圖片會成功以 WebP 格式呈現,因此我們仍需要透過以下的方法,來「強制」讓讀者的瀏覽器正確載入這些 WebP 檔案。

方法一:全自動 JavaScript 替換法 (適合所有使用者)

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一小段 JavaScript 程式碼,在讀者瀏覽您的網頁時,自動判斷他們的瀏覽器是否支援 WebP。如果支援,程式碼會聰明地將文章中圖片的網址從 .jpg.png 改為指向由 Blogger 自動生成的 .webp 版本。

優點: 設定一次,一勞永逸,對所有新舊文章都有效。
缺點: 依賴使用者端的 JavaScript 執行。

步驟一:準備 JavaScript 程式碼

請複製以下完整的程式碼:

// <![CDATA[
function convertImagesToWebP() {
  // 檢查瀏覽器是否支援 WebP
  var isWebPSupported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canvas').toDataURL('image/webp').indexOf('data:image/webp') == 0;
  
  if (isWebPSupported) {
    var image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img');
    images.forEach(function(img) {
      var imgSrc = img.getAttribute('src');
      // 只處理 Blogger 上傳的圖片 (避免處理外部圖床)
      if (imgSrc && imgSrc.includes('.bp.blogspot.com/')) {
        // 將圖片網址參數改為輸出 webp (-rw)
        var newSrc = imgSrc.replace(/-[wh]\d+(-[ch])?\/[a-zA-Z0-9_-]+\.(jpe?g|png|gif)$/, '-rw/image.webp');
        img.setAttribute('src', newSrc);
      }
    });
  }
}
// 確保在頁面載入完成後執行
document.addEventListener('DOMContentLoaded', convertImagesToWebP);
// ]]>

步驟二:將程式碼安裝到佈景主題

  1. 登入您的 Blogger 後台。
  2. 前往左側選單的「佈景主題」。
  3. 點擊「自訂」按鈕旁邊的下拉箭頭,選擇「編輯 HTML」。
  4. 在程式碼編輯器中,使用 Ctrl + F 或 Cmd + F 搜尋 </body> 這個標籤。
  5. 將剛剛複製的完整程式碼,貼在 </body> 標籤的正上方。
  6. 點擊右上角的「儲存」圖示。

完成!現在起,您的部落格就會自動為支援的瀏覽器提供 WebP 圖片。

方法二:手動上傳與修改 HTML (適合進階使用者)

這個方法讓您擁有完全的控制權,透過 HTML5 的 <picture> 標籤,您可以同時提供 WebP 版本和傳統的 JPG/PNG 版本,讓瀏覽器自行選擇最適合的格式載入。

優點: 不依賴 JavaScript,語意化更佳,控制力最強。
缺點: 每張圖片都需要手動處理,非常費工。

步驟一:準備圖片檔案

在發布文章前,您需要先將您的圖片使用線上工具 (如 aconvert.com) 或本機軟體,分別轉換成 .jpg (或 .png) 和 .webp 兩種格式。

步驟二:上傳圖片並取得網址

將這兩種格式的圖片上傳到您的 Blogger(可以開一篇草稿專門用來上傳),並分別取得它們的圖片網址。

步驟三:在文章中使用 <picture> 標籤

在您要插入圖片的地方,切換到「HTML 檢視」,並貼上以下程式碼結構,換成您自己的圖片網址與替代文字:

<picture>
  <source srcset="請填入您的圖片網址.webp" type="image/webp">
  <source srcset="請填入您的圖片網址.jpg" type="image/jpeg">
  <img src="請填入您的圖片網址.jpg" alt="請填寫詳細的圖片替代文字,有助於SEO" style="width:100%; height:auto;">
</picture>

這段程式碼會告訴瀏覽器:「優先嘗試載入 WebP 圖片,如果不行,再載入 JPG 圖片。」

總結比較與常見問題

特性 方法一 (JavaScript) 方法二 (<picture> 標籤)
設定難度 簡單,一次性設定 複雜,每張圖都要處理
對舊文章 自動生效 無法自動套用
控制程度 低,全自動 高,可指定每張圖
網站效能 極佳 最佳

Q1: 我應該選擇哪種方法?

A: 對於 95% 的使用者來說,方法一都是最佳選擇,因為它最省時省力。如果您是追求極致效能的完美主義者,且不介意繁瑣的操作,可以為最重要的文章採用方法二

Q2: 這會影響我的 SEO 嗎?

A: 會,而且是正面的影響。提升網站載入速度是 Google 官方推薦的 SEO 優化項目之一。

Q3: 如果有讀者的瀏覽器不支援 WebP 怎麼辦?

A: 請放心,以上兩種方法都內建了「向下相容」機制。方法一的程式碼會直接跳過,顯示原始圖片;方法二的 <picture> 標籤會自動載入您提供的 JPG/PNG 備用圖片。您的圖片對所有使用者都會正常顯示。

結論:為您的部落格按下加速鍵

為您的 Blogger 網站啟用 WebP,是現今最重要、也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效能優化項目之一。無論您選擇方便的全自動方法,還是精準的手動控制法,只要確保完成了「前置作業」,都能為您的讀者帶來更流暢的閱讀體驗,並在 SEO 戰爭中取得領先優勢。現在就動手試試看吧!

較新的 較舊